這是5月3日在埃及新河谷省的一處農場拍攝的麥田。該農場的澆灌用水來自中曼埃及公司在當地打的水井。
距離埃及首都開羅1300多公里的南部荒涼熱陽高照,無垠的沙海中涌動著金色的麥浪。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,本年第一茬小包養麥喜包養平臺推舉獲豐包養網收。
“以前這是一片戈壁,現在鉆井隊讓它變成了農田。”中曼埃及公司奧瓦伊納特水井項目標工人穆罕默德·賈巴爾驕傲地說。
近日,記者從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出發,沿戈壁公路行駛8小時,抵達奧瓦伊納特水井項目現場。漫天黃沙中,工人頭戴平安帽,身穿作業服,各司其職,有序繁忙。6座高峻的鉆機平臺聳立轟鳴,向年夜漠深處包養網心得鉆探水源。
在項目營地,項目經理趙寶江向記者介紹,項目現有6支打井隊,130多名中埃員工輪班作業,鉆機24小時運轉。憑借裝備和技術優勢,這些隊伍成為埃及業主倚重的鉆井氣力。自2024年10月以來,作業隊戰勝高溫、風沙、地層復雜、設備運輸等困難,不到一年時間已完鉆63口深約450米的水井。
埃及約96%的國土為戈壁,卻承載著過億生齒。為緩解糧食進口壓力,埃及當局2015年以來不斷加年夜包養開墾戈壁、新增耕地的力度。中曼集團于2016年10月成立中曼埃及公司,深耕當地水井市場。從西奈半島到明亞省撒哈拉戈壁深處,從馬特魯省的錫瓦綠洲到阿斯旺考姆翁布戈壁……8年多來,這支由中埃員工組成的水井施工隊戰勝各種困難,幫助埃及累計鉆探戈壁水井680余口。在井水滋潤下,荒蕪的戈壁慢慢變為良田。
戈壁夕陽下,金色余暉中,高聳的鉆機還在為鉆探“性命之泉”而轟鳴不息。
新華社記者 隋先凱 攝
發佈留言